今天下午听了陈升旭老师的专题讲座《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的实践策略》以及两节课例,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群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语言运用”。同时,也指出了这个学习任务群的两大任务:一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包括语言材料、语言经验和语感的积累。二是语言文字的梳理。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等。学习任务群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路径主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在小学阶段,语文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根据目标,我们要准确把握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人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要注重语文与学生生活的结合,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杨瑜芳老师的《妈妈睡了 》,从整堂课看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学习方法多样,课堂纪律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活跃,回答问题积极。 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是杨老师在字词的教学上特别扎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积累一些词句。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上,教师把主体还给学生。另外,低年级的课文就是为了学生识字创造更广阔的语言环境,整个识字教学要以文本为依托展开,学文与识字紧密结合。在教学中,杨老师注重引领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之中,使整节课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提升识字质量,增进学生对汉字的认识,从中高效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本次听课的研讯内容是以语用为为主,渗透人文主题,在听说读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达到语言运用能力。如《示儿》课例,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古诗的意思,这个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第二个环节以了解诗人为主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理解诗意,加深爱国情怀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梳理陆游一生不同时期写的古诗,从而了解陆游的诗因国而写,因国而悲,梳理出他是一个爱国诗人。整节课通过大量的诗句阅读,引导学生不累积累和掌握,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同时让我明白了语用与人文知识并不割裂,是可以结合起来相互贯通的,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