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陈升旭名师工作室开展全市新课标培训 主题: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

培训赋能,追光前行

步履不止,蓄力不停,

每一次培训,

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升,

每一次学习,

都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微风院里芳草香,荫荫梧桐正可人,浅秋悄至,学履不停。10月12日,我参加了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由陈升旭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基础性任务群之“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实践策略”的培训。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里,我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感受着触动心灵的点拨,聆听着启人心智的讲座,受益匪浅,悄然成长。

名师领航赋强能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究竟什么是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我对于这些都感到迷茫。在此次专题培训中,陈老师用渊博的学科文化知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从关键词解析、实践策略、课例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具体的阐述,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方向。

在面对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教学形态。我们要改变观念,把以往的研究方向从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变成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或者问题探究的形式,对某个语文要素的多层次训练,引领学生通过训练、合作、探究等活动由浅入深,使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能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引导学生善于梳理语言文字并灵活运用,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根基。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在设计时要基于儿童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已知经验,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孩子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发展识字思维,养成独立的积累与梳理习惯。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陈老师还从精致性复述、分类别整理、有目的使用三个方面指导我们积累与梳理语言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魅力课堂点明灯

第一课是杨喻芳老师展示的课例《妈妈睡了》,杨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极具亲和力。她从初读课文,感知妈妈形象;再读课文,感悟母子之情;语言实践,表达关爱之心三个教学板块,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字短语,感受母子情深。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生活经验和课堂所学相结合,根据所学的字短语介绍最爱的妈妈,在语言运用中完成创造。

第二课是何子佳老师的课例《示儿》,从明诗意,初始陆游;品诗情,走进陆游;知诗人,对话陆游三个板块,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文和陆游的生平中走进陆游,走进陆游。

这两节课例遵循了孩子习得语言文字的规律,符合新课标的内涵,体现“三板一线”的特点,各环节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在一个个学习任务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陌上花开研修路,不负韶华共成长。今天的培训让我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帮助我深刻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好地把学习任务群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