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修远,上下求索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活动跟岗日记
自2022新课标出台以来,各名师学者纷纷阐释“学习任务群”。今天我也有幸参与生长语文工作室的线上培训活动,前来如饥似渴地学习一番。本次培训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陈升旭校长的讲座《语言积累及梳理实践策略》;第二部分是结合新课标及讲座理念开发的两节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的实践课例,分别是二年年级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和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
陈校长的讲座《语言积累及梳理实践策略》,从关键词解析、实践策略和课例解读三各方面引理举例,深入浅出阐释学习任务群、把握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的内容、实施策略,将以前的教师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让我们了解到教学方向是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以问题探究式、任务驱动式为教学载体,通过大单元整合等形式来教学,引导学生“积累——熟悉——梳理——内化”,在任务的完成中逐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整个学习任务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接着是两节课例展示——杨瑜芳老师教授的课例《妈妈睡了》与何子佳老师教授的课例《示儿》,同样是给我们惊喜不断,老师们收获颇丰。杨瑜芳老师执教《妈妈睡了》,通过创设情境、朗读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累“的”字短语,其中问题:假如你有一个苹果,你会给怎样的妈妈,疲惫的妈妈,美丽的妈妈,温柔的妈妈?让学生有情境地带入进去,感知和梳理的方式都非常自然贴切儿童的心理。何老师执教的《示儿》,通过四个板块进行教学,第一板块:明诗意,初识陆游。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感。接着对“祭”字进行字源探究,再通过诵读理解诗人的心情,最后通过资料补充,感受诗人为何而“悲”。第二模块:品诗情,走进陆游。通过引导体会陆游为何而“悲”,体会陆游的爱国之情。第三板块:知诗人,对话陆游。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陆游写诗的心情,再出示诗人生平的背景资料,了解陆游青年、中年、老年的诗作,何老师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品读感悟,品感受到陆游一生的爱国情怀。第四板块:编诗集,缅怀陆游。学生对话陆游,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想法。两节课都能结合新版课标理念及学情实施设计,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当中,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能水到渠成地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收获良多,感谢生长语文工作室提供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吸吮教学的精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