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陈升旭名师工作室开展全市新课标培训 主题:语言文字积累及梳理

2018.10谭璐陵、林敏芝“三板一线”磨课信息


 

2018年10月27日,虽然是一个周六休息日,但是陈升旭名师工作室的两位学员——莞城运河小学的林敏芝和莞城阮涌小学的谭璐陵老师,还是不辞辛劳地来到东莞市中大附校外国语学校开展考核磨课活动。担任这个磨课小组的导师是来自东莞市中大附校外国语学校的盛梅老师。这也是这个小组在录课之前的最后一次磨课。

接到工作室的磨课安排后,这个小组先利用网络开展“一轮磨课”网上研讨。林敏芝老师执教的课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谭璐陵老师执教的课例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她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教学设计经过了两轮修改,遵循工作室“三板一线”的设计要求,从字词积累、理解旨意与拓展运用三部分认真备课,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网上研讨,教学设计不断修正

 

“一轮磨课”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了,结构层次分明了,环节布局紧凑了。但是谭老师觉得自己的课堂语言还需要不断提炼,林老师觉得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课堂时间较紧张。

 

 

“二轮磨课”小组研讨,创新思维卓有成效

 

“二轮磨课”小组研讨,导师盛老师提出了一个“三板三分法”,解决谭老师顾虑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的问题,既将字词积累、理解旨意与拓展运用三部分,每部分只分成三个层次教学,达到由浅入深、一咏三叹的效果。谭老师上课时只需记住每部分的三句教师语言即可。再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概括课文内容、梳理并理解总分段式。

 

 


指导教师盛梅正在指导谭璐陵老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

 

针对林老师担心课堂时间紧张的顾虑,导师盛老师建议将原来教学设计中的“仿写游记”改成“迁移阅读”,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更利于执教老师把控。“二磨”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积累目标、理解目标和运用目标。

 

 

谭璐陵老师执教《葡萄沟》生动有趣,学生争相发言

 

本次磨课活动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