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上一次参加工作室的活动还是金秋九月,产假放完了,这一次参加工作室已经将近学期末了。
也许是放了产假的原因,加上这个学期临危受命,接受学校的安排代替另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总感觉这次活动,让我再次重拾语文教学设计,我有点无从下手,甚至可以说是脱了节一般。4月交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还在放产假中,然后到6月接到陈校长的修改意见,我甚至一瞬间有点懵了。好像语文是另一个星球的东西,我不知道怎么修改一般。
幸好在学习的这一天,陈校长在短暂总结大家的设计稿之后,便让我们流水线式的进行互相修改。与学员们在闲聊般轻松愉悦中进行讨论与修改,我才知道这些日子来我错过了好多大咖们的交流学习呢!庆幸大家都很坦诚给予我宝贵的修改意见,让我慢慢重拾语文教学的思路。
由于我的设计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在部编版教材中,这篇文章还是放在一年级上册,重点还是放在识字认字以及朗读上。如何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问题,抓住这条线进行执教,仍然是我们研讨的重中之重。我想,在今后其他课文的教学中,我也要慢慢锻炼如何把握寻找这一核心问题。
由于这个学期临时执教数学,不同学科的差异性让我也认真思考“教什么”的问题。尤其是在学法以及拓展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会这篇课文,现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学或者怎么写。我想,这应该是任何一个学科都应当思考的大方向吧。